查看原文
其他

断肠辞 | 半生吟作半为君,一心守定一心人

朱朱 有染 2023-06-05
说起李清照,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,她几乎是中国女词人、女性文化名人的代表。

李清照


然而,另一个孤寂寥落的名字,或许就不为人所知了——朱淑真,在诗词作品成就上可与李清照比肩的才女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

两人一样的情感细腻、词句婉约,写尽女儿家的点点柔肠与情思。
可是,一个出生名门望族,嫁得如意郎君,志趣相投、心意相通;一个长于小康之家,小富即安,又嫁予俗吏(一说商人)为妻,风花雪月与金银铜臭只擦得出矛盾的烈焰。
对于李清照,多的是钦羡、崇拜与赞美;而于朱淑真,却只有感慨和遗憾,叹一代才女淹没在现实的泥潭之中,沉默于历史的涛涛声外。
戏曲舞台上写李清照的作品并不少见,昆曲、京剧、越剧、黄梅戏等都有演绎;关于朱淑真的作品,恕我积累不多,没有见到。
我一直以为朱淑真是可以入戏的,因为她身上有故事,有足以令人动容的悲戚与无奈,有对理想与现实矛盾之间的抉择和坚守。她可以成就一出好戏,不仅仅由于历史故事,更对于当下的我们,有所启发。因此,得知有《断肠辞》这么一出戏,我特别期待,还有些小小的激动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


一、朱淑真其人其事

说实在,要写朱淑真并不容易,有关她的资料少而又少,这或许是剧作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。
关于她的生平记载,只有一个模糊的叙述。出生地有争议,有安徽歙州说、浙中海宁说,亦有浙江钱塘说,无论何地,当属江南人。只知她所嫁非偶,形同被弃,又遭父母嫌弃,过世时,父亲将她所写诗词付于火端,只留下劫后余篇,为魏仲恭辑录成《断肠诗集》与《断肠词》流于后世
朱淑真《断肠诗集》

从仅存的诗词文稿中窥探这位才女,读到最多的是她的
为何而愁?
因为婚姻不幸、理想无望、世俗不容,只好自我封闭,“独行独坐,独唱独酬,还独卧”,任尔冷眼观我,只与世俗隔绝。满怀惆怅无处诉,只付于莺莺燕燕、花花草草。见花落则愁,见秋光则愁,非愁物也,乃人愁也,一个愁人的眼里,看到的尽是些伤感。
当然,朱淑真也有明丽的作品,譬如大家都熟悉的那首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。虽以悲剧结束,但整体节奏轻快、语言直白,直抒胸臆。
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

或许和这首词有关,朱淑真被冠上了“淫奔”的名号,被认为“在外面偷了人了”。这在极重视贞洁的时代,是何等摧损人的标签。
当然,这首词的作者究竟为何人历来存在争议,另有出自欧阳修之手的说法。倘若果然为朱淑真所作,我为她的大胆与直率点赞。我想这样的表述出自鱼玄机尚可理解,一为唐代开明的风气;二为作者身份,而朱淑真……是否代表她曾那么满怀期待地憧憬过理想的爱情,用一种世人无法理解的离经叛道与世俗叫嚣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


二、以不实写实,化不易为易

然而,作品毕竟只能看到朱淑真生活的片段,也是抒情多于叙事,这位才女到底是怎样的生平?她的身上发生过什么?她果然不贞?她受过何种不公平的对待,有过何种反抗?她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灵世界?这些都是谜团,解不开,则很难去写故事。这是创作之难。
显然,该剧的作者很聪明,她另辟蹊径(后来得知作者是一位大四学生时,我惊讶了),以编辑者魏仲恭为突破口,结构故事。魏仲恭无意间从歌女口中听到朱淑真的词句,觉得乃为仙音,更感于朱淑真身世悲凉,决定不惜花毕生精力寻找朱淑真散佚的诗词,编成《断肠集》。这是生死相隔的知心人对知心人的理解和珍惜,却迟到了整整三十年。
歌女将朱淑真生前所画情人“萧郎”的画像交给魏仲恭,魏惊奇地发现画中人竟与自己一般模样,这份情谊,似乎是冥冥中注定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张贝勒饰魏仲恭

朱淑真潜心勾画“萧郎”画像,是故事的核心。它有两方面的意义
一、深入朱淑真内心。朱淑真主动承认有“萧郎”存在,是作者借朱淑真之口对历史疑云作的回复,但此“萧郎”是朱淑真心中理想夫婿的代表,为虚构,只存在于想象中。通过朱淑真执意要模画出“萧郎”形象,写她对理想的执着;通过模画之难,写看清自我之不易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

同时抽丝剥茧深入朱淑真的内心,写她的憧憬、幻灭、苦闷、清醒、执拗。她清楚明白自己不幸的根源乃在于与世不合,外化为“诗词误我”的表象,若是退一步呵,可与寻常女子一般,相夫教子、衣食无忧,但这岂是朱淑真所要的?宁为理想死,不做妥协人!
二,给予温暖和慰藉。淑真所画“萧郎”,三十年后通过歌女之手交到魏仲恭手上,这位钦佩小姐才情的知心人,意外发现画中之人与自己容貌相同,这是一种巧合,还是一种缘分?
昆曲《断肠辞》张贝勒饰魏仲恭 吴熔秀饰小眉

如此,朱淑真与魏仲恭之间多了一份淡淡的情愫与温暖,朱淑真生前没盼到的,却于死后三十年相遇了。借魏仲恭的知遇之情,抚慰朱淑真亡灵,给观众些许慰藉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刘亚琳饰朱淑真  张贝勒饰魏仲恭

如此,原来无从入手的生平被巧妙地淡化、甚至避开,借一种可能性平衡虚虚实实,也为朱淑真鸣了不平。朱淑真生平的不确定性,反而给发挥想象提供更大可能,不得不说作者的处理实在妙!

三、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

也许是因为写词、写词人的关系,我自然地从剧作读到了词的意蕴。当然,这或许有些牵强,但时间顺序被打乱、意象的强调、古典舞的加入等,确实打破传统昆曲的呈现方式,于至雅至美外,多几分风味。
一、打乱的时间顺序从整体而言,《断肠辞》采用倒叙的手法叙事:魏仲恭遇见歌女始,回忆朱淑真被弃归家的境遇;由小眉不经意的一句“萧郎”又回溯到朱淑真未出阁时的情境,期待良人出现却被父亲安排嫁予张家公子;而后又回到朱淑真潜心描画出萧郎模样;以魏仲恭决定收集朱淑真散佚的诗词终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刘亚琳饰朱淑真  吴熔秀饰小眉

如此,倒叙中又穿插倒叙,结构上呈对称关系,我将其称之为“套串、对称的倒叙方式”。这种手法多用于小说,戏曲作品、尤其传统戏曲作品中并不多见。当然,本质而言,它仍符合戏曲线性的叙事方式,只不过将时间顺序打乱,重新进行拼接而成。
二、重意象而轻冲突《断肠辞》的矛盾冲突并不强烈,甚至可以说作了淡化,朱淑真与丈夫、家人的矛盾都是通过她与小眉的对话间接交代,连丫环、下人对她的谴责——原本应该是正面冲突,也作了虚化的处理,由场外的说白代替。与之相对的,是对意象的强调。
最突出的乃在于“萧郎”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刘亚琳饰朱淑真  张贝勒饰萧郎

前文已有所提及。“萧郎”是个虚无的存在,无形无相、无色无味,是朱淑真对理想夫婿和生活的想象、期冀。描画萧郎的过程,也是朱淑真自我剖析、自我坚持的过程。因画不像萧郎而恼怒,实在是朱淑真内心迷茫的表现。
其二、化身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 游嘉饰朱淑真化身

这位跳古典舞的朱小姐的化身,首先肯定了不同艺术形式相嫁接的可能性的存在。说实在,古典舞融于昆曲表演,并没有太大的违和感,昆曲本是载歌载舞的艺术。
化身的妙处还在于她是朱淑真思想外化的表现,尤其在现实情况下,朱淑真所不能完成的,交由她去实现。同时也有一种自我怜惜、自我抚慰的意味在里边。由化身舞蹈连接场与场之间的交替,既延续情绪和节奏,也为演员赶妆争取时间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 游嘉饰朱淑真化身

但有一点,化身与朱淑真同时在台上表演时,便得舞台有些许局促,且打乱了观众对朱淑真本身表演的欣赏,建议通过动静结合处理好两者关系
其三、梅花。
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


梅的意象,在剧中反复出现,勿宁是朱淑真折梅欣赏,咏颂朱淑真颂梅的词句,还是小眉将朱淑真比作梅花,其实都是以梅喻人,赞扬朱淑真高洁的品格和傲雪的风骨。梅的意象可以更加突出。
昆曲《断肠辞》 刘亚琳饰朱淑真

此外,作品有些许“意念先行”的痕,这对于小剧场戏曲而言是好事,可以更集中去表现主题,表达创作者所欲表达的理念或创作意图。由此,每一场都有它的核心任务,与此关系不大的部分可以淡化或省略。每一情每一景,既独立又关联,关联之外,又留有空白,等待读者去想象、丰富。

文中涉及剧目图片均由蓬蒿剧场授权发布


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有彩蛋,

我只说一次,能不能发现就看你自己了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